早就该总结了,就是犯懒,一拖再拖。实在拖不下去了,就赶鸭子上架,开始认真思考了。我不想和以前一样,总结一下常规数据,比如一年之中工作成就如何?读书多少?文章写了多少等等。我决定,不总结2024年,就立足当下,用一个词来指导自己的2025年。想来想去,就是“不听忽悠”。
之所以定这个词,有诸多考虑在里面。下面我就说说我的想法,看看都不听谁忽悠。
1、不听“大咖的预测忽悠。
我从小接受的教育是相信权威,特备是对专家情有独钟。我曾经在高三的时候,一次政治考试上,回答一个问题,大概的意思是如何发展当地经济之类吧。我回答的第一个要点就是请专家过来做出调研和分析。自然,我当时的回答是相当扯。伴随着近些年不断塌方的“专家”们,这个词终于烂大街了。于是,大咖这个词儿又开始泛滥了。其实,这和专家也没啥区别。我现在通过自媒体听到最多的是国际政治和人工智能领域,逐渐发现这些大咖的预测那是相当的扯。后来发现他们一则可能有自己的立场,出于各种利益的原因。他们真的不具有客观性。
我们要做的看大媒体的新闻资讯,然后自己分析。如果知识不够,就自己去学习相关领域。抄近道去听大咖的预测,极有可能是被带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。
2、不听“亲朋好友的忠告”忽悠。
一定要拒绝一切亲朋好友的所谓忠告,真心为你好的没几个。大多数都是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的、片面的分析,然后在“气你有恨你无”的思想指导下给你建议。你要想明白,如果是你的专业领域,他们会比更懂吗?如果是普通的人情世故,那就更不要听了,这里最容易出现他们想要的道德绑架。
3、不听“先富裕起来人的经验”忽悠。
现在各种自媒体上教你赚钱的人越来越多,直接或是间接的。他们统一的身份是曾经的成功者,或者包装起来的“先富裕起来的人”。无论说什么,都不要信。你就想,马云说了那么多的话,哪条建议指导你富裕起来了?恐怕更多的是他们换一个赛道来赚我们领一份钱了;即使不直接赚你钱,也是忽悠你相信他,然后在其他地方准备割你的韭菜。
如果他们分享给你的是失败的经验,其实倒是可以听听。也许我们可以避免一些坑。如果都是吹牛的,那就算了。着实没啥用,净瞎耽误功夫了。
我说来说去,其实就是害怕失去自己的思考,被人家所谓的一些光环给迷惑了。现在的我们太容易随波逐流了,稍微一个不留神,就被带了节奏,或是带偏了路径。如果在极端一点,我们甚至都不要听自己的忽悠。因为一时的感官刺激下,我们的大脑都会忽悠我们自己。
咱们的老祖宗不是说“兼听则明”吗?我这一顿分析,谁的都不听,岂不是故步自封了?我再说明一下,我的意思是不听忽悠,就是不要人家说什么,你就信什么!不听忽悠的核心就是要有质疑的精神。无论当时你觉得他说的有多么客观,多么靠谱,都要保持质疑的心态,慢慢的分析和观察,最后即使认同了他的观点,也是经过自己论证过的。
当然了,需要我们这么认真对待的事情,也不多。绝大多数的事情,跟随自己的内心就可以了。所谓的内心就是第一反应。其实,人的第一感觉挺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