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天天喊着要使用DeepSeek,但是要使用好DeepSeek,到底都需要知道一些啥必须的知识?需要练习哪些技能?我想信很多人都讲过这个,我就看能不能用最通俗的语言说清楚吧?
DeepSeek 哪里最厉害?
1、有思考过程,而且很细致;
2、更懂中国,特别是风土人情和人情世故;
3、理工科更好,而且高效;
4、价格更亲民,这一点不用解释。
DeepSeek 的R1和V3 有啥区别?
DeepSeek 的R1 更适合推理,适合科研、算法开发等,优于逻辑优化,是推理专家,支持本地化部署,现在应用的最为广泛;DeepSeek 的V3 定位是自然语言,支持多模态,也就是文本、图像和音频都可以,擅长对话、写作和翻译,更适合云端部署。我们普通用户接触最多是R1,很少碰到V3。
DeepSeek 使用过程中,更多是与其他软件结合着使用;更多是DeepSeek 给出思路或是文案,再结合其他软件生成相关文档;如DeepSeek +Xmind 可以解决思维导读问题,DeepSeek +Kimi 可以解决PPT 的问题,DeepSeek +即梦+剪影可以出爆款视频等等。我们不难从中看出DeepSeek 是创意的起点,是所有工作的出发点。
当DeepSeek 代表的人工智能消除了重复性、琐碎化和高耗时的工作之后,必然释放作为人特有的属性能力——高阶创造力。还是我常说的那句话,高科技是个好玩意儿,但是你不能让它代替了你的脑子。照此发展下去,人最值钱的是脑子,而不是时间了。
DeepSeek 是最懂人情世故的人工智能,没有之一。这不是我自嗨,深度使用过的人都知道。自动切换方言,那都是小儿科。最为厉害的是它会“翻译”我们的潜台词。比如“我马上到”,北京同事这样说,意味着至少还有 5 公里的距离;深圳的同事这样说,预计还有地铁 3 站的距离;至于你女朋友收马上到,呵呵,你懂的,DeepSeek 也懂。
我们习惯于问它问题,就像之前的搜索引擎;我们更喜欢让它做ppt 等具体工作,解决我们的现实的工作需求。其实,DeepSeek 最强的逻辑推理、数据分析和数理计算。这是这一部分涉及到更多自己或是公司的隐私数据。所以说,我们还要学会DeepSeek 的本地化部署和知识库的搭建。
也就是说,我们接下来要两条腿走路。工作部分就用DeepSeek 的APP,或是其他合作推出的满血版DeepSeek 的相关APP;公司层面的核心数据,还有个人层面的私密信息,要学会DeepSeek 在自己的电脑上本地化部署和知识库搭建。
再有伴随着越来严重的AI 幻觉,会让我们感觉到DeepSeek 似乎越来越不好用了。一言以蔽之,就是数据的真实性、客观性和有效性都出了问题。数据出了问题,DeepSeek 的分析和推理自然会有问题,结果不正确就自然而然了。没有更好的办法,就只有数据清洗;同时,自己搭建知识库,上传经过自己处理过的数据就势在必然。
不要担心,为了搭建知识库而进行的数据结构化,不难;为了避免AI 幻觉而进行的数据清洗,也不难。只是这个过程有些琐碎,同时也不需要很专业的技术。大家都学的会。我是标准的文科专业,现在正在做这件事。很有意思,有兴趣咱们一起交流啊?今天就到这里,下次咱们继续。